查看原文
其他

传媒聚焦 |唐叔贤院士专访——始终对科研与教学充满激情


       他未过而立之年就完美解释电子衍射理论,发表论文在欧美学术界产生轰动效应;他多年来坚持给本科生上课,课堂有趣且惊喜连连;他学识渊博,年逾古稀依然对科研充满激情,敢于涉足新的领域……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唐叔贤。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远楼的一个办公室,唐叔贤与记者回顾他求学、科研、教书的点点滴滴,儒雅又不乏幽默的唐叔贤打趣地说,自己的求学历程从“差生”开始……


唐叔贤院士在课间与学生交流



从“差生”到博士后的逆袭


       1942年唐叔贤出生于香港。当时香港正处于被日军占领时期,唐叔贤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举家搬到重庆去了,直到抗战结束后,他们才搬回香港。“我的原籍是上海,在重庆那段日子一直说着上海话,等我回到香港上学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他们说的话我是一句都听不懂。”唐叔贤打趣地说,成绩差可想而知,自己的求学历程是从一个“差生”起步的。

       唐叔贤十分认同“好老师对学生会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采访中,他不止一次地提到这句话。回想自己的求学历程,唐叔贤认为之所以对理科产生兴趣,得益于中学时期遇到了一位很好的数学老师。“他是一个外国人,当时每个老师要教很多学生,我们也不指望能得到老师太多的关注。然而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数学题,自以为做对了,没想到他却特意走过来指出我的错误所在。”唐叔贤说,自从那次被老师关注后,他对数学的兴趣显著提升,学习上加倍用功,有一次考试成绩进步很大,这位数学老师还专门鼓励他说,“没想到你能考得这么好。”虽然已是60年前的事,但唐叔贤依然清晰记得这些细节。数学是理科的基础,于是,唐叔贤的物理、化学等科目的成绩也都显著提升了。

       理科成绩突出的唐叔贤,在考大学时自然选择了理科,他告诉记者,当时整个香港只有一所大学,就是香港大学,而当年港大的理科只招了40多名学生。说起自己的科研生涯,唐叔贤告诉记者,“大学阶段,还是处于打基础的时期,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从事某方面的科学研究。”

       唐叔贤说,大学毕业后,他考入了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但是直到攻读博士时,他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依然迷茫。读博士之初,唐叔贤常常苦恼于要在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领域做出属于自己的成果,总认为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导师却很坚定地跟他说,等到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了,研究方向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读博士期间,唐叔贤深得导师的喜爱,不少研究工作都会交由他来负责,甚至希望他能延迟一年毕业,留下来帮忙。时间到了1969年6月,康奈尔大学希望唐叔贤的博士生导师推荐一名学生过来做全职的博士后,“当时导师问我,这份工作需要9月入职,你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准备并完成博士论文,行吗?”唐叔贤说,得益于平时的积累,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就答应了,并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



29岁发表论文轰动欧美学术界

唐叔贤院士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作为当今著名的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专家,唐叔贤告诉记者,进入表面物理科学的研究领域实际上开始于康奈尔大学。“我在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时的合作导师是雷斯特·革末教授。革末教授和戴维森教授一起,首次发现低能量电子在金属表面衍射现象,从而为物质波理论提供了重要证据,开创了现代量子力学的时代。”唐叔贤说,当时革末教授已经证实了电子衍射与光衍射有很大区别,但需要创造一个可以解释电子衍射的理论。唐叔贤到了康奈尔大学后,革末教授就让他在这方面展开工作。

       “跟现在直接在电脑上编写软件不同,上世纪70年代编写软件需要打卡,在卡上打一个个洞,写好一个软件需要几千张卡,不仅每一个洞不能出错,而且每张卡的顺序也不能乱,然后将卡插入电脑的读卡器里,验证所写软件的对错。”唐叔贤说,由于白天计算机房里有很多学生,那段日子里,他总是白天打卡写软件,晚上提着一盒盒的卡片到机房里进行验证。当时提着卡片到机房的路上,总是小心翼翼的,最担心就是被人不小心撞到,导致卡片散落在地上,因为这些卡片都是严格按照顺序排好的,万一乱了就要花上很多的时间重新整理顺序。

       对唐叔贤来说,那是一段难忘的日子,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研究员,被委以重任,尝试去解决著名教授仍未解决的问题。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圣诞节前即1970年12月,研究只进行了15个月,唐叔贤就完成了解释电子衍射的研究工作,解释光会深入穿透物质,所以得到的是体内信息,而电子只穿透表面三到五层,所以获得的是表面信息,从而利用电子衍射可以准确获得物质表面结构的信息。这篇文章发表在1971年3月份的物理学国际顶尖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立即在物理学界引起了轰动的效应,不少机构邀请他到美国各地和欧洲多所大学作报告。

        唐叔贤所完成的解释电子衍射的研究,可以量化材料的表面结构。当时尚无“纳米”的概念,学者们称之为“表面物理”,然而实际上,“表面物理”开创了纳米研究的先河,因为每个原子的直径大小约为0.3个纳米。在那之前,从事表面物理研究是个很小众的领域,材料表面结构得以量化后,关注的学者出现井喷的趋势,突然增加了许多人。

       回顾当时年纪轻轻就取得重大突破,唐叔贤认为,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因为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并有“运气”的成分在内。“当时在康奈尔大学开讲座的学者和专家有很多,只要是跟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我都尽可能挤出时间去听,从他们的讲座中获得启发。”唐叔贤说,聆听众多专家的讲座,让他受益匪浅,对他完成论文帮助很大。



对科学研究充满激情

       在康奈尔大学完成博士后工作后,唐叔贤来到威斯康辛州立大学任教,他从助理教授开始做起,然后到副教授、教授,最后成为威斯康辛州立大学米尔土瓦基分校的杰出教授。

       1994年,唐叔贤接到了来自香港大学的邀请,“当时距离香港回归祖国还有3年左右时间,校方希望我能出任物理系主任。由于我毕业于香港大学,对大学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读书时教授们的办公室既让人憧憬又让人有些许的敬畏。”唐叔贤告诉记者,由于当时在威斯康辛州立大学还有许多科研项目没有结束,他只能以兼职的身份开始在香港大学的工作。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直到1999年,我觉得时机成熟了,就结束了在美国的教职,回到香港大学全职工作。”唐叔贤说,实际上,当时回港,做科研的条件已经不比美国差了,而且还能回来教中国的学生,何乐而不为呢?离开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时,唐叔贤还有200多万美元的科研经费没有花完,于是他决定将其全数捐给了学校,设立了奖学金,现在这笔奖学金依然在发放,奖励给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优秀研究生。

       唐叔贤喜欢不断地寻找不同领域的突破,至今他已经发表近300篇论文,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目前,唐叔贤及其团队聚焦于环保新能源领域,由于对材料的表面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他们正致力于寻找合适的材料,通过将水与这些材料的表面接触发生反应,使水能够迅速地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从而产生更多的无污染能源。“这项研究仍在进行中,我们已经寻找到了合适的原料,但生成氢气的效率不高,正在破解这个难题。”唐叔贤说,如今全世界有许多科学家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就看谁能最快且最有效地找到解决的办法,这种可循环无污染的能源就能够大量地投入到生产和生活中了。


唐叔贤院士做客“名师进名校”讲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副院长朱宝亭教授是生物科学专家,最近在做一个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课题研究,虽然与唐叔贤研究的领域不同,但兴趣广泛的唐叔贤提出可以用表面物理中量子计算的方法,帮助更精细化地计算蛋白质的作用。研究刚刚开始不久,两个团队的研究人员正在“碰撞”之中。在朱宝亭的眼中,唐叔贤是一个对科学研究充满激情的人。

       “唐院士已是75岁,但看问题依然有很强的前瞻性,对科学研究有十足的动力,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朱宝亭说,在两个团队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唐院士不太了解生物方面的知识,即使是一些很基础的知识,他还常常请教年轻的学者。



课堂上抛出巧克力“诱惑”犯困学生

       在采访中,唐叔贤多次提到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我不是遇到好的老师,自己的兴趣也不能得到激发。”唐叔贤说,因此直到现在,即使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还担任着繁重的行政职务,但他仍然坚持每周给近百名理工学院的本科生上4小时的《基础物理》课,希望能够尽可能影响多一些学生,引导他们走上科学探究的道路。

       “给本科生上课是唐院士难能可贵之处,他的教学热情十分高涨,还曾向学校要求上200多学生的大课,后来学校觉得人数太多影响效果,才将课堂的人数缩减成近百人。”朱宝亭说,唐院士的课堂充满趣味,他十分注重探究方法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在学生眼中,唐叔贤院士的课常常有惊喜发生。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俞佳含同学说,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一些物理概念,唐院士会拿来不少教具到课堂上,其中不乏一些玩具,比如将兰博基尼车模作为物理模型让大家脑洞大开。

      为了防止大家在课上打瞌睡,唐叔贤还会带上国外的特色小吃到课堂上,给即将坠入梦乡的同学抛出一颗香浓巧克力,瞬间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为了防止我们因为英文理解问题影响物理学习,他耐心地教授我们专业英语的基本词汇;每节课上,他都会精心准备手写的资料来阐述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令我们更容易地解。”俞佳含说。

  

唐叔贤院士讲解基础物理


       学识渊博、儒雅、有绅士风度,是唐院士给张琦同学的第一印象,张琦说,唐院士自内而外散发着温文尔雅的气质,但又绝不是一个使人敬而远之的老学究。唐院士的物理课总是充满趣味和惊喜,有时他也会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发人深思,在唐院士讲授的有趣而又充满挑战的物理课上,让自己对物理学习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激发自己不断探索奇妙的物理世界。在唐叔贤看来,讲授《基础理》,“深”与“难”是两码事。课堂上,他努力地将某个知识点讲深讲透,但并不需要学生们解答一些很难很复杂的题目。唐叔贤说,课堂上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所在,如果学生将来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那就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从事科研探究的习惯,让他们在科研的路上走得更远。


       2015年12月,唐叔贤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出任研究生院院长,负责制定、实施大学及学院的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他将自己定位成学院之间研究生教育事项的联络人。

       “与本科生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更多侧重于一对一教学,需要建设好的实验室,还有优秀的导师团队。为此,步伐不能走得太快,走快了质量就有或多或少打折扣了。”唐叔贤说,出任研究生院院长的两年来,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将学术界的“大牛”请进来,尽可能从全球网罗到更多更好的教授,从而能够吸引越来越多优秀的学生报考。目前已有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实验室落户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密不可分,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联系。两名诺贝尔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和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已在港中大(深圳)担任杰出教授,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分享学术研究成果,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资讯。

       唐叔贤最后表示,得益于深圳极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学校在招聘引进教师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目前他正在和几个学术界“大牛”密切接触,相信港中大(深圳)的明天越来越好。



人物名片


       唐叔贤,1942出生于香港,原籍上海。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196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理学院,1967、1969年分别获加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了固体中电子的多重散射理论体系,对低能电子衍射(LEED)、光电子衍射(PHD)、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以及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等技术测量结果的定量分析上作出了创造性的系统贡献。唐叔贤获奖无数,学术声誉享誉世界,2000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研究员,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批为深圳市高层次杰出人才(2011-2020),并曾受邀提名1992年的日本材料科技国际奖和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唐叔贤院士寄语深圳

       “2011年我从香港来到深圳,6年来,明显感觉到两地之间差距在不断缩小。希望深圳在发挥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引进一流人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举办更多的国际学术会议,早日成为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全球创新人才高地。”


内容来自《深圳特区报》

部分图片由港中大(深圳)传讯与公共关系处提供

撰稿: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

摄影: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排版:姚晔(2016级经管学院学生)

           易榕(CPRO) 






点击关注大学微信号


了解更多资讯

请关注大学各学院、书院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